2012-02-26

為什麼 Microsoft 比較怕 Google,而非 Apple

以下文章轉載自 科技報橘 http://techorange.com/2012/02/24/why_microsoft_is_more_afraid_of_google_than_apple/?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techorange+%28TechOrange%29
Microsoft 近日來頻頻發布攻擊 Google 的文宣廣告,從 Google 的隱私政策、應用服務不足……等,什麼都批。但同是網路三巨頭的 Apple,Microsoft 就比較少去惹它,為什麼 Microsoft 比較怕 Google 呢?Pcworld 提出了三個原因,試圖解釋為什麼 Microsoft 擔心 Google 勝過於 Apple。

為企業應用而戰
Google 的企業應用套件 Google Apps,無疑是在搶食 Microsoft 一直以來最重視的市場。Windows 已經不再是 Microsoft 的搖錢樹了,現在 Mircrosoft 最賺錢的就是 Business 部門及 Server & Tools 部門,而 Google Apps 正是瞄準著 Microsoft 這兩個最賺錢部門的業務,這就是為什麼 Microsoft 這麼擔心 Google 的原因之一。而 Apple 重心是放在消費者,而非企業上,所以 Microsoft 比較不在意 Apple 這方面的發展。

為 Office 應用而戰
Office 應用也是現在 Microsoft 創造營收十分重要的一項服務,而且此服務不單單是用於企業,而是廣泛到所有的 Windows 系統使用者;不過 Google 推出的免費 Google Docs,大大地影響了 Microsoft 的 Office 銷售。傳聞中 Microsoft 將推出 iPad 版本的 Office,希望能再開創平板裝置上的 Office 市場。

為搜尋服務而戰
如果稱 Google 為搜尋之王,應該不會有任何人有異議,但 Microsoft 仍不放棄搜尋服務這塊市場,持續的砸大錢在 Microsoft 搜尋服務 Bing 上頭。除了像是之前和 Firefox 合作,將 Bing 設定為該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外;現在更是透過許多廣告宣傳之前 Google 針對 Apple Safari 瀏覽器用戶,以規避反追蹤機制的繞道方式,在暗地追蹤用戶線上活動,侵犯用戶線上隱私的問題,企圖以此打擊 Google。

Google 在許多部份的業務都和 Microsoft 重疊,看著 Google 持續壯大,Microsoft 難免緊張;但 Microsoft 不斷以諷刺性的廣告、文宣批評 Google,是否能夠為它贏來支持,這就一定了!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吧!

2012-02-21

網路行為調查:男人愛現,女人愛分享

以下文章轉載自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500&page=1

在網路虛擬世界,男性與女性表現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落差。
美國第四大公關公司諾韋利(Porter Novelli)針對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共1萬名網路使用者進行調查,其中有幾項有趣的發現:

1.女性愛逛社群網站,男性偏愛部落格:
65%的女性每星期至少上社群網站一次,但只有51%的男性會每星期瀏覽一次以上。平均而言,女性的臉書朋友數比男性多出8%。

男性通常比較喜歡瀏覽部落格,調查顯示有57%的男性會瀏覽陌生人的部落格,女性的比例僅有52%。另外有55%的男性會在部落格上貼文,女性則為51%。但是,僅有32%的男性以及24%的女性,擁有自己的部落格。

2.男性愛蒐集折扣券,女性喜歡蒐集新知:
57%的男性會瀏覽企業的社群網站,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取得折扣或折價券等優惠,排名第2的是為了參加競賽(55%),排名第3的則是希望取得產品最新資訊(52%)。至於女性,前3大目的分別為取得最新資訊(54%)、取得優惠(52%)、參加競賽(50%)。

3.男性愛自我表現,女性愛轉寄分享:
男性喜歡在社群網站更新自己的最新動態。以提供地理定位服務的社群網站Foursqure為例,經常使用「打卡」功能的使用者當中男女性佔比為6:4。

另外根據佛瑞斯特的調查顯示,男性偏好在網路張貼文章,發表自己的意見;女性則比較喜歡與朋友互動,例如轉貼文章或是回應朋友的貼文。最明顯的例子是維基百科,由女性網友創造的內容,比例僅有15%。

2012-02-18

社群分享未來趨勢預測,分眾無障礙將成主流

以下文章轉載自 科技報橘
http://techorange.com/2012/02/16/future-of-sharing-facebook-twitter-google/?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techorange+%28TechOrange%29

數位媒體代理機構 Beyond 對人們在社群平台上的分享行為做了一次大調查,並以此調查預測未來社群分享的行為趨勢。根據 Beyond 針對英美地區 16~40 歲、活躍於 Facebook、Twitter、或 Google+、共 2,000 名社群平台使用者所做的調查,社群分享行為有幾個重要的趨勢值得關注:

分眾分享模式正在興起。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Google+ 的社交圈概念,可以與特定社交圈分享特定內容的需求正逐漸受到重視,調查中 62% 的受訪者都表示會希望有這樣的模式選擇。

無障礙分享 Frictionless Sharing 漸成主流。
未來的分享將會自動完成,使用者不再需要主動進行「分享」,每一個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行為都將自動分享給自己的社群,當 Facebook Social Graph 讓無障礙分享成為可能的同時,也有 67% 的受訪者願意讓應用程式自動將自己的網路使用行為分享到社群平台上,比方說自己正在聽什麼歌,或者剛讀過哪篇文章。

折扣優惠是品牌激勵粉絲幫忙分享資訊的有效辦法。
根據 Beyond,如果品牌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折扣優惠,有 60% 的受訪者都會願意轉貼品牌的宣傳內容。

分享活動將逐漸達到高峰並趨於平緩。
由於比起成熟用戶,新進用戶會更喜歡進行各種分享活動,但是當 Facebook 用戶幾乎已經涵蓋了世界上的主要人口分佈,新進用戶成長將會逐漸趨緩,當大家都成為成熟用戶後,分享活動將會相對減少。

另外在 Beyond 所提供的 2011 年的年度數據中,透過行動裝置進行分享的市場成長了 6 倍,顯示行動分享也已經是個不能忽視的市場趨勢。

2012-02-14

七大勿用與必用的電子郵件標題關鍵字

以下文章轉載自 數位時代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2047

想要寄出的電子郵件都得到對方回應嗎?那麼下次要注意別在信件標題打上這些關鍵字,在Baydin分析旗下用戶500萬封的電子郵件訊息後,得出以下有趣結論與數據:

應避免使用的標題關鍵字:

確認、加入、協助、演講者、媒體、社交、邀請

應盡量使用的標題關鍵字:

申請、機會、試用品、連結、付款、會議、取消

用戶平均一天收到的電子郵件:147封

用戶平均一天花在電子郵件上的時間:2.5小時

用戶平均一天花費約5分鐘時間刪除71封郵件

平均而言,用戶平均一天會收到12封需要花心神回覆的郵件,而這些郵件竟然佔去用戶約90分鐘的時間

想要對方回覆你郵件的最佳寄送時機:上班前或午餐時間

本文章出自mashable

2012-02-08

越收費、越忠誠,付費經濟來了!

以下文章轉載自數位時代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125/id/21885

想要分享你家中裝潢經驗,請先每月付3.25美元;想要蒐集網路有用資訊,做成書籤檔案,請付9.61美元加入,而且每天價錢不一樣,越晚加入越貴;要找買車資訊,請付49美元。是的,你沒看錯,網路服務不再免費,付費模式正興起,而且越來越多消費者支持。這是怎麼一回事?

「網友應該支持自己喜歡的服務,千萬別做免費的用戶,因為那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近來頗受矚目的新創網路書籤服務Pinboard創辦人賽格洛斯基(Maciej Ceglowski)特別撰文呼籲。

回顧網路過去十多年發展,「免費經濟」一直是主流的思考,尤其是2008年時,《Wired》雜誌主編安德森(Chris Anderson)登高一呼,更是將整個免費經濟的思維推向高峰。安德森整理出三個免費經濟的類別:一是當做行銷的手法,例如透過貼補的零元手機;二是透過第三方市場,簡單說,就是最常被提及的廣告模式;第三種則是所謂的增值模式「freemium」,也就是少部分客戶付費,支持多數未付費的消費者。

以往免費經濟被視為破壞式的創新,在經濟不景氣及使用者付費習慣尚未建立的年代,搶占市場或眼球占有率,是極其重要的事。但隨著網路產業日漸成熟,並開始滲入生活各層面時,產品與服務的品質也持續被要求精進,若價格不再具有辨別性,就會影響未來交易經濟的邏輯與秩序。

免費,並非真的免費
畢竟免費並非真的免費,就算是網路成為許多業餘人士分享創作成果的舞台,或是不求獲利的非營利單位傳遞價值觀的管道,它的運作仍有「成本」概念的存在。此外,讓消費者無需支付任何成本,就可以使用某項產品或服務,不但無法養成珍惜資源的習慣,也跳過了理性的比價決策與實用性考量階段。從業者角度,雖然能夠使用其他方式、管道得到補貼或尋求獲利,但從長遠的角度來審視,這個生態系並不健全。

以最常被提及的廣告模式為例,面對為數眾多的各類型服務,網路產業早已形成贏者全拿的局面。以關鍵字廣告為例,Google的全球市占率高達七成。而在台灣,網路廣告龍頭雅虎奇摩的市占率,自從2003年之後,就一直保持著超過50%的水準。這一、兩年Facebook的竄起,更是吸掉不少原本分散在中小型社群網站的市場。如果不是業界前兩名,且擁有超高流量,很難在廣告營收上有大突破。

試想廠商若難以從服務中獲得報酬,或是只能靠微薄的廣告費貼補時,整個市場的秩序遲早會被破壞,而供需的生態鏈也將脫軌。當商家再也無力持續提供服務時,最後受害的反而是消費大眾。

「當你跟使用者收費,彼此之間會產生一種很有魔力的關係,」提供付費網路工具服務的37Singnal合夥人之一的漢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指出,如果一件產品從一開始就沒有獲利的可能性,那你做得再多又有何用呢?的確,從心理學的角度,一旦使用者付了費用,他會認為與網站經營者之間有了一層彼此承諾的互動關係,相對再回頭的意願也會較高。

然而若採取免費的方式,經營者與客戶之間是沒有彼此承諾的對價關係,很多網路服務因為缺乏資金挹注而後繼無力,只好選擇關站,因此許多服務無預警收攤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在Web 2.0時代相當知名的書籤服務Delicious,很早就積累了一批忠實用戶,如果開發者對服務實行收費的話,相信那批早期用戶也會樂於接受。不過它反而選擇在2005年讓雅虎收購,但沒過多久,基於公司策略及資源分配問題,Delicious服務最後關閉。對此,創辦人沙克特(Joshua Schachter)曾表示後悔將網站賣掉。

此生必看的科學實驗-能改變你一生觀念!